2007年1月20日

【Life in Belgium】有趣的地名

比利時因為荷法文並行,所以很多地名會有三種寫法,以布魯塞爾為例,英文是Brussels,荷文是Brussel,法文則是Bruxelles。所以如果要坐火車時就得特別小心這些城市的寫法,像布魯塞爾有北中南三個車站,但是Bruxelles-midiBrussel-zuid(南站)才是同一個車站,而非中央車站(Bruxelles-central)。剛到比利時的人一定會被這些名字搞得頭昏眼花。


火車時刻表(荷語區的)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GentGenk可就一個在西一個在東,萬一不小心看錯一個字母,可就是兩小時的車程囉!

比利時還有不少大家都耳熟能詳,卻不一定知道原來就在比利時的地名:

1.滑鐵盧Waterloo:因為拿破崙在此打了敗仗後,被軟禁於聖赫勒島度過餘生而聲名大噪,其實普英聯軍會贏也真是老天幫忙,比利時多變的氣候讓拿破崙的大砲因下雨失去作用而節節敗退。說到天氣,不知道是因為比利時太小還是什麼原因,一天之內的氣候變化極大,早上起床看天空還是萬里無雲,不到中午已經下起大雨來,根本就不知道這些雨雲從哪裡生出來的,然後到了傍晚可能還刮起時速110km以上的強風,搞得像颱風一樣,可是再過兩三小時,馬上又回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平靜。真是變天比女人變臉速度還快,嘖,難怪連拿破崙都敗下陣來。

2.絲泊(斯帕)Spa:這地名其實大家都還蠻有默契不去翻譯成中文(大概是犯了中國人「死爸」的忌諱),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翻得還挺美的中文地名叫「絲泊」,不過看來還是寫成Spa大家比較熟悉些。比利時Spa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兩千年前的古羅馬時期。據記載,當時的Spa區有很多噴泉,而Spa這個詞就是從古羅馬的SPARSA來的,其意思就是噴湧之泉。(另說SPA為Solus par Aqua之縮寫,意為健康之水)據說沙皇時期的彼得大帝還曾來到比利時的Spa,領略水療的神奇。至今在Spa,還有一處噴泉就叫“彼得大帝泉”。比利時現在的Spa溫泉療養站建於1868年,富含鐵質的礦泉水,以具有療效著稱,主要是用來治療各種風濕和血管循環系統的病症,吸引了眾多人氣。


(SPA出產的礦泉水, 紅色是有氣泡的)

至於F1賽車迷就更應該對Spa不陌生了。比利時Spa-Francorchamps 因進行賽道大型改善工程而退出2006年賽程,今年將重返F1,賽車迷必定又將湧入這小鎮,一邊飲著SPA礦泉水,一邊為自己喜愛的車隊加油。

 F1的Spa賽道

今天還經過一個小鎮,名字乍看沒有什麼特別,叫做Gotem,但是發音跟蝙蝠俠所住的高譚市(Gotham)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呵。

Limburg省還有一個地方叫Peer,荷文的意思就是梨子,用水果當地名也挺有趣。另外,著名古城布魯日Bruges在荷文意思裡是「橋」,倒挺符合布魯日城內許多小橋穿越溪河的景象,但是荷文地名是叫做BruggeLuik省(寫成法文Liège,就是一般人講的「列日」可能比較多人知道)裡有個地方叫My,真是簡單好記啊!但翻一翻地圖,竟然還有個地方叫Bra…這就...

造句:
A.. Where do you live?
B.. I live in My city.
A.. What?
B.. MY city....


雖然這些地方不見得具可看性,但光看地名也是一種趣味。

2007年1月19日

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給Nido

Beste Nido, 

Hoe gaat het? 

比利時的天氣一直不好,雖然不冷,卻不時刮風下雨。1月13號那天突然變得晴朗又溫暖,許久不見的藍天讓我忍不住跑去其他城市來趟火車之旅,拍了好多不用修片就很漂亮的照片,算是為這次歐洲之行劃下一個美麗的句點。 

身為客棧版管之一,兩天不去看版實在有點怠忽職守,但我不擔心,因為有你們會幫我,看到有問題的po文會跟我檢舉,於是我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一篇篇去過濾。我不是個很勤勞的版管,但有你們的幫忙,”版面”至少還蠻乾淨不受污染。因為心中感激,也才放心出去享受所剩不多的歐洲風光。 

只是等到回來,打開電腦慣例上客棧「工作」,剛開始還很高興竟然沒有檢舉信,心想真是難得,但等開始瀏覽文章,看到888的簽名檔裡有張你的黑白照片,腦子浮現第一個問號:「是什麼特別日子嗎?」然後越來越多棧友的簽名檔都有同樣的照片,下面寫著1978.04.30-2007.01.13,我的眉頭越靠越近了,心裡開始不安。親愛的你,怎麼了?

 好不容易等到小米進聊天室,趕緊抓著她猛問:「nido怎了?」 

小米的回答應驗了我的不安: 「nido出車禍,走了。」 

怎麼這樣啦,上次你才要我從比利時寄明信片給你,我寄了,我不是叫你等我回台灣咱們好好大吃一頓嗎?我都快回去了,你怎麼不等我了呢? 

以後誰跟我在聊天室用西班牙文打招呼?誰寄「檢舉通知-nido1978」給我,提醒我要併文? 

親愛的Nido, 那,可不可以也從天堂寄張明信片給我, 告訴我你在那裡一切都好? 





grotjes,
馬機

--

背景音樂: Adieu by Patrick Bruel

Adieu 再會了
Nous sommes tous dans le noir 我們將活在黑暗中
Si tu n'existes pas 若你不再存在
Au moins fait le savoir 至少我的確知道
Adieu 永別了
Je n'ai plus de questions 我再無疑惑
Mes yeux sont abîmés 我的雙眼已盲
Mon coeur perd la raison. 而我心已失去方向

--


簽名檔: 
自助旅行最迷人之處 
在於追尋計畫之外的驚奇與感動 
旅行也許並不一定是完美的 
重點在於...... 
碰上好的人 
遇上好的事物 
看到絕美的景物 
品嚐好吃的食物 
那就是旅行最大的收穫吧! 
~ ~人生因旅行而更加精彩.豐富.深刻......

2007年1月16日

【Life in Belgium】吃不習慣,不習慣吃

「妳去那鄉下做什麼?」我所有朋友聽到我人在哈索特後第一個反應都是這樣。

台灣人對Hasselt不熟很正常,反正我去的地方好像一直也都沒啥人知道。歐洲人還要再多問兩句才知道也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連比利時人都這樣說的話,好像就真的像是個烏龜不上岸的鳥地方了,可是…可是它好歹也是Limburg省的省會啊,就像屏東雖遠,但好歹屏東市也沒那麼淒涼吧!

不過對於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我來說,這裡的一切還真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先說飲食習慣吧,這裡人吃的又油又鹹,連我這個重口味的鐵胃也不得不舉白旗投降。剛來第三天,比利時朋友非常熱情地帶回來本地名產:薯條,還特別「食前教育」了一下,強調薯條是從比利時發源的,不要被那個英文所誤導,那個french是形容詞,意思是指薯條的形狀又細又長,然後最道地傳統的吃法就是沾美乃滋來吃,而不是像美國人配蕃茄醬。教育完畢,我打開還熱呼呼的紙袋準備大快朵頤一番,看到的是…我大叫:「我的媽啊,這是特大號薯條嗎?」

大家都笑了,告訴我這只是標準大小而已,沒有特別多。可是這所謂的標準大小已經是麥當勞大薯的三倍多了,雖然味道的確很不錯,外脆內軟,配上美乃滋酸酸甜甜還真的挺不賴,但是實在又鹹又油膩,我再怎麼努力也只有吃到一半就放棄,實在沒辦法再撐下去。更慘的還在後頭,過了大概兩三小時後,我就開始往廁所報到了,於是那一整個晚上,我幾乎是要睡在馬桶上,拉到肚子裡所有固體半固體跟液體全都清光光了還繼續拉,衛生紙都快要把馬桶塞住了,根本不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虧我在台灣還是三不五時往麻辣鍋店跑,在古巴連自來水都咕嚕咕嚕喝得痛快,沒想到竟然就這樣被比利時薯條輕易打倒!


(這是試吃版, 才有這麼小盒的薯條!)

後來經過二十四小時禁食,只靠運動飲料休養後,終於慢慢恢復正常,此時比利時朋友再度獻出傳統早餐:培根荷包蛋!蛋還好,可是那培根肉真是太可怕了,那肉不知道泡在鹽水裡幾年,鹹到難以吞嚥,更神奇的是,他們煎培根肉都不用放油喔,肉自己就會釋出油來,等到煎好往平底鍋一瞧,那剩下的油比我平常弄蛋炒飯倒的油還多!我朋友也很讚,拿了片麵包就往鍋子裡一抹,再一口咬下去吃掉,留下訝異得下巴都掉到地上的我站在原地,久久無法回神。拿麵包來清鍋子!這是什麼世界?

原來荷語區人以前多為中下階層的勞工或農夫,他們早上吃完早餐後就要出門從事勞力工作,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家,所以必須要攝取足夠的熱量,才能支撐他們在外頭消耗大量體力,再加上這一帶又不靠海,鹽分攝取明顯不足,才會在飲食習慣上出現這樣的差異。甚至雖然現在整個大環境已經改變,人們即使不需要再這麼辛苦工作,但在吃的方面仍然保留了傳統的口味。難怪人家常說,最慢適應環境的器官就是胃呵。

但是,別看比利時人吃重鹹,卻不代表他們可以接受辣味。一天,我去中國超市買了一堆菜要下廚給大家吃,想說來炒盤空心菜,就加了約1/3小條的辣椒一起拌炒,我還特別去了籽避免過辣,結果沒想到菜一端上桌,大夥兒吃了一口,全都開始找水狂灌,甚至還有人說辣到分不出味道了,這…有這麼嚴重嗎?

於此我很肯定咱們吃東西一定得分道揚鑣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一連串「馬機下廚」的食譜出現,實非得已啊。

人還沒開始想家,我的胃卻慢慢有思鄉病了。

 

2007年1月12日

【馬機下廚】簡單好吃的匈牙利牛肉飯

這是多年前我死黨卓去匈牙利比賽,學回來的一道菜,因為做法簡單又好吃,這幾年已經變成我們家年夜飯的年菜之一。




食材:(兩人份)
洋蔥半個
橄欖油或沙拉油1匙
紅蘿蔔兩小根去皮(歐洲紅蘿蔔大概只有15cm長3cm寬,台灣的話約半根吧)
馬鈴薯半個去皮
牛腩約200g
大蒜2瓣(剝皮就好不用切)
匈牙利紅椒粉約5g
月桂葉數片
鹽適量


準備半鍋水煮沸,等水煮開時順便將洋蔥剝好皮切絲,炒菜鍋倒入橄欖油後稍微熱一下後轉小火,加入洋蔥絲拌炒,炒到洋蔥變成淺金黃色軟化時再加入切塊的牛肉,簡單炒個兩下(看牛肉開始變色就可以了)後關火撈起,把剝好皮的大蒜、切塊的紅蘿蔔跟馬鈴薯、月桂葉(bay leaves,這個跟紅椒粉都放在超市同一個地方,很好找)跟剛剛炒好的洋蔥牛肉通通丟進鍋子裡,轉小火,倒入紅椒粉(這種紅椒粉叫Paprika,頂好等超市都有賣)直到整鍋水都是紅的為止,因為不辣,所以喜歡濃稠些的可以多加一點也沒關係,適量加點鹽後蓋上鍋蓋悶煮約一小時即大功告成。

喜歡重口味的可以先將牛肉用鹽稍微醃過,完成後再加點黑胡椒粉就更讚了。

光是那湯汁淋在飯上,我就可以吃上好幾碗呵~


(這就是Paprika粉)



Ps, 最近迷上用印度米(Basmati)取代泰國米,因為泰國米用不鏽鋼鍋煮沒有香味,吃起來又粉粉的沒有口感可言(我的巴西同學也說泰國米用電子鍋煮還ok,用不鏽鋼鍋煮就沒味道,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不過看來大家都覺得泰國米不好吃),改用米粒細長的Basmati後,就算不滴幾滴橄欖油也一樣香噴噴,配匈牙利燉牛肉的湯汁超優!



2007年1月8日

【Life in Belgium】我在歐洲的心臟裡?!

到比利時多少都會強調該國家位於「歐洲的心臟」,來表示與其他國家的交通便利,到哪裡都不遠。可是等到我開始研究往其他城市的交通方式跟價格後,就開始有非常嚴重的「距離錯亂感」,原來城市的遠近跟地圖根本完全是兩回事,一點也不能拿來當作參考!



地圖中央黃色的區塊就是比利時,右邊綠色是德國,下面紫色是法國,右下一小塊深綠色是盧森堡,上方粉紅色是荷蘭。我住的地方叫哈索特Hasselt(紅色小點跟紅字的地方),離我們最近的城市是馬斯垂克Maastricht(在Hasselt右下角的圈圈),開車約25mins就到了,這對來自島國的我來說,是第一個造成距離感錯亂的城市。

在台北,如果你問朋友某間餐廳離Taipei 101多遠,而他回答「開車不到半小時」的時候,你心裡大概會想:「嗯,那蠻近的,大概在西門町那邊吧!」但是在Hasselt,那代表你要出國去吃飯了。

不要小看這二十幾分鐘,這代表你的手機系統變成漫遊,去ATM領錢變跨國交易,而且抽大麻就合法了耶。但是25分鐘,卻不夠我坐公車到學校(我得先坐到火車站再轉車,萬一沒接好就還得再等個20分鐘),雖然開車只要5分鐘就到了。(比利時人開車也是很猛,在快速道路上隨便一台小toyota都至少時速120km/hr)

原來我學校比馬斯垂克還遠。

======分隔線有時是必要的======

好,我們再回來看地圖。以Hasselt為中心,以東的德國城市科隆Köln(英文是Cologne,本文以地圖地名為主),看起來跟以西的布魯塞爾Brussel(英文為Brussels)距離差不多,但是如果到火車站去搭火車,無論價錢跟時間可就差得遠哩!Hasselt到Brussel約1小時20分,單程車票價格最便宜是3.5歐元(這是週末讓大家去大城市血拼用),正常票價是10.7歐元。但Hasselt到Köln則需要2小時30分到3小時的時間,單程車票價格約為34歐元

科隆啊,你離我竟這麼遠!

======再來一條分隔線======

接著往南北方向看,最北邊有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南方則有巴黎Paris,兩者看起來都挺遠,而且看起來巴黎還更遠一些,但是從Hasselt出發,到巴黎約2小時50分(含轉車),到阿姆斯特丹則要3小時16分。價格則是到巴黎單程票價從48.5歐元到84歐元不等,到阿姆斯特丹約一張27.5歐元到46.5歐元

嗯,果然「湯姆就是瑪妮」定律(time is money)再度被證明。想省時就得多花點錢囉。

盧森堡哩?看起來離我們近些,答案是搭火車要花4小時到4小時30分才到得了!

(四個半小時?我如果坐火車到機場去搭飛機都已經降落在巴塞隆納哩!)

我看我還是別再把飛機扯進來了,歐洲廉價航空之多,航線之複雜已經到了會讓人頭昏腦脹的地步,只是Hasselt本身沒有機場,最後往往造成坐火車到機場的錢還比飛機票貴的下場,算來算去最後總是打消念頭。

誰說我在歐洲的心臟?我們這裡到哪裡都很遠!

2007年1月4日

【Live in Belgium】Vlees voor dieren!


今天在家樂福的生鮮肉品區看到竟然有賣雞心雞胗跟雞肝,實在是又開心又感動,二話不說買了回來準備明天下廚。





結果買回家咱們比利時主人看了一眼說:「你知道上面寫什麼嗎?」

「Vlees voor dieren. 什麼意思?」

「meat for animals.」

~~~~~~~~~~~~~~~~~~~~~~~~~~~~~~~~~

歐洲人不吃什麼內臟類的東西,所以拿來煮給牲畜吃,所以特別在上頭註明。可是我們華人哪管他什麼內不內外不外的,雞屁股也照啃不誤(我超愛鹽酥雞屁股!),可惜了這些老比,真是不懂得料理,不懂什麼叫山珍海味啊!

管它的,反正人也是動物,明天煮了再說!
 

(而且才74cent!超便宜!)

2007年1月3日

【Life in Belgium】歐洲人種族歧視問題



雖然這問題地球上到處都是,不過若光是一般旅行,可能還沒有機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會。

之前雖然到處趴趴走,而且還特別喜歡往那冷門小巷裡鑽,但頂多遇到搞不清楚台灣在哪裡的朋友,雖然好奇但都挺友善的,還不至於有什麼惡言相向或是冷嘲熱諷的情形發生。不過幾乎每年都往歐洲跑的好友曾提醒我,歐洲人民族意識強烈,排外性也比較強,這種事多少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此行長住歐洲,心理也早有準備。

先來看幾則報導:

研究顯示 比利時人對外國移民態度保守
(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2006.9.20專電)
一項研究顯示,一向以認同多元文化為傲的比利時人,對外國移民仍持極為保守的態度。根據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出版的新書「研析多元文化主義」中提供的研究數據,75%的比利時人認為,犯下重罪的外國移民應被驅逐出境。研究並指出,僅有46%的比利時人與移民朋友交往;51.1%的比利時人聲稱,工作場所沒有同僚是移民人士。此外,63%的比利時人住在只有比利時當地人居住的地區;即使要搬家,基本上也希望住在沒有移民居住的地區。如同其他歐盟國家的人民一樣,比利時人多半視移民對他們的社會安全制度有威脅,但並不認為對當地經濟有威脅。比利時荷語「標準報」今天報導了這項研究結果。

歐洲每年湧入50萬非法移民 「移民威脅論」升溫
(節錄自2006.6.14環球時報)
 (前略)……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最新一期的報導,這位官員在倫敦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摧毀英國甚至歐洲的是蜂擁而至的外來移民。他將這股移民潮稱為「逆向殖民」 ,指的是原殖民地國家進入原宗主國的移民。 他描繪了一個令歐洲人十分恐懼的前景:這批數量巨大的移民很難被同化,因為「全球化已令同化變得多餘和不合時宜」,他們並不效忠新的居住國。在「逆向殖民潮」的衝擊下,歐洲人口迅速膨脹,西方的文明環境遭到破壞,「好像當年羅馬帝國面對哥特人這些野蠻人入侵的情況」。

......一位比利時朋友與本報記者談起移民問題時說,布魯塞爾每年新出生的嬰兒中有一半以上名叫穆罕默德。「摩洛哥人」在比利時甚至成為一句罵人話。從這些現象中不難體味出他們的反感心理。一位歐洲議員曾對本報記者說,歐洲大部分政客心裏也都對移民非常反感,但他們不敢直說,因為這與他們所堅持的「人人生而平等」理念背道而馳。義大利《共和國報》文章稱,「40%的義大利人認為移民對社會治安構成威脅。」

「有色人種球迷請別去德國的某些中小城鎮,因為你們有可能不能活著回來…」這是前德國政府發言人烏維•卡斯滕•海耶在2006世界盃開始前向那些準備來德國的外國球迷們發出的警告。它反映了一個事實:新納粹主義的興起在德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極端種族主義者非常反感外來有色人種。

……過去幾十年,荷蘭一直被視為一個比較成功的移民國家。但這兩年,荷蘭當地居民與外來移民之間的矛盾卻在不斷激化,一些荷蘭人甚至不得不選擇舉家移居國外。一位從事反恐戰略研究的歐洲智庫人士對本報記者說,荷蘭警方對移民問題非常擔憂,據阿姆斯特丹警方估計,該市在若干年之後外來移民人數有可能超過本土人群。

……「外來移民來得太多太快,同化得卻太慢。」一位歐洲的學者告訴記者。這種擔心在歐洲越來越普遍。20年前,希臘是歐洲種族最單一的國家之一,98%的人口是希臘族。如今,希臘1/10人口、雅典中心城區1/5人口出生於外國。 英國總人口約為5700萬,其中移民為430萬,占人口總數的7.53%。而德國和法國的移民數量已經佔到人口總數的10%左右。移民問題專家安娜‧特裏安達菲利杜說:「一些人認為,移民比例的極限大約為10%。」

……歐洲的移民問題既是現實的問題,也是歷史積淀的問題。歐洲沒有解決好第一代移民的融入問題,使問題延續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同時,歐洲又面臨著新一輪的移民潮,這就加重了歐洲的社會危機。

……非法移民對歐盟本已不太景氣的就業市場帶來新的壓力。眾多非法移民的擁入直接影響到歐洲人的就業,加上有關部門對「黑工」現象缺乏有效管理,干擾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在極右勢力的利用下,普通百姓往往容易將移民視為「問題的源泉」。 由於很多移民在歐洲不能獲得完全平等的待遇,在教育、工作機會等方面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因此雖然他們生活在歐洲,卻存在著仇視社會的心態。這為恐怖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歐洲每年都有大量刑事案件和少數族裔有關。

……最令歐洲人擔心的還是外來移民數量的增加會改變歐洲國家的人口結構,使之失去原有的特性。英國政府一直以多元文化而驕傲,而今年年初的一次全國性調查就發現,英國曾經引以為榮的紳士精神不復存在,甚至英國普通百姓的生活習慣都被外來文化所同化。英國廣播公司曾對依賴外國勞動力的英國農業做過一次深入報導。報道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如果英國消費者在超級市場買一包芹菜,這包芹菜很可能是由奈及利亞的勞工種植、波蘭工人收割再經過中國人清洗的。

目前,歐洲多國都面臨老齡化和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問題。據媒體報導,2010到2030年的就業人口前景是,歐洲25個成員國當中16-24歲年齡層的人數減少700萬人,25-54歲年齡層減少2500萬人,而55-64歲年齡層的人口將增加近900萬。如果沒有每年數十萬的外來移民,歐洲發展將難以為繼。

「歐洲需要外來移民,過去需要,今天仍然需要。」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孫恪勤告訴記者。他說英、法、德等歐洲老牌殖民國家,對很多已經獨立的前殖民地負有一定的責任,依然給這些國家一些傾斜的特殊政策,這自然造成了一些殖民地有不少人移民到了宗主國,這就是所謂的「逆向殖民」。像法國就有很多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移民。 孫恪勤表示,移民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國家間的貧富差距,發達國家只想透過移民政策選擇別國的優秀人才,也算是一種掠奪。

(詳全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6/14/content_4694071_1.htm


======偶爾也要用一下分隔線========

比利時人個性中保守的那部份此時發揮了些影響力,他們對於外來文化的衝擊似乎無法如鄰國荷蘭般迅速接受,他們認為,外來移民不融入這個社會(這部份我比較存疑是否只有單方面問題),還造成許多社會不公及問題。這樣的話題出現在一般人打屁聊天的頻率跟足球可能差不多高。外來移民如果努力工作,人們就抱怨他們搶了本國人的工作機會,賺走歐洲人的錢。相反的,如果外來移民收入低下,甚至一些以難民身份進入歐洲的移民沒有工作,人們則抱怨他們只會好吃懶作,坐享社會福利,於是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耳邊 :

1. 開車時前輛車子開得稍慢,比利時人超車時不忘看駕駛一眼,然後咒罵一句: 「果然是土耳其人,開車技術比女人還爛!」

2. 電視報導有關伊拉克新聞,某比利時佬說了一句: 「They look like animals, and live like animals, too.」

3. 前幾天,電視新聞講到穆斯林慶祝新年儀式,屋主看了對我發脾氣: 「他們宰羊說要獻給真神,結果還不是自己把羊肉給吃了!真是不可理喻!這什麼怪宗教!」(我…我又不是穆斯林幹嘛對我吼?而且我們台灣人去廟裡拜拜完, 祭品也都是自己吃掉的耶,難道我們也信邪教了嗎?)

4. 在跟比利時人討論一個穆斯林女教師在英國為了面紗而遭停職的新聞時,該比利時人的看法是: 「她如果想保有她們傳統文化,那就滾回她國家去啊!」

5. 在這裡,台灣很多時候是跟其他東南亞貧窮國家一樣等級的,當我提到我想在歐洲找工作時,有些比利時人對我說: 「很容易啊,妳就跟那些菲律賓妹一樣去幫人打掃洗碗賺黑錢(指那種領現金,不用繳稅的黑工),說不定還比你在台灣有錢呢!」他們印象中,亞洲人為了賺錢,什麼辛苦低下的工作都願意做。

6. 我的荷文班上有個來自俄羅斯中部Vladimir的女生,因為她的外表就是標準俄國妹的樣子,她說當她一個人在歐洲旅行時,常被歐洲男性調戲,以為她是來歐洲賣春的,就連現在搬到比利時來,仍常被視作為了錢跟身份而來的俄羅斯新娘,在俄國負責教德文跟俄文的她說: 「我有學歷也有能力,因為我愛我男友而來到歐洲,這樣的理由難道不夠我在這裡找一份decent的工作嗎?」

7. 不要說比利時人對外國人不友善,他們連自家人也不放過,我住的是荷語區,這裡人就不斷抱怨法語區拖累比國經濟,而且還很自豪說: 「現在法語區的人要學荷語喔!可是我不屑講法文(當然,這跟他們長期被法語區人壓迫有些關連,但我不解的是,既然你們這麼辛苦爭取到荷文的同等重要性,阿為什麼我打開電視看的是CSI Miami跟辛普森家庭,收音機打開更嚴重,全都是Paris Hilton, Pussycat Dolls跟Justin Timberlake?荷文歌哩?荷文影集哩?)

======再來一條分隔線======


當然,我住的是比利時鄉下,這裡許多人所謂的出國不過就是開個車去馬斯垂克吃頓義大利菜,或是開到科隆去看看聖誕市集,年假飛到瑞士划個雪,或是到西班牙Mallorca島躺沙灘,最遠飛去土耳其就算是愛旅遊很懂享受的人了。(BTW,某次屋主問我:「你們年假這麼少,幹嘛還要這麼千辛萬苦做一堆功課坐十幾小時飛機,自助旅行飛去歐洲南美非洲?放假就是什麼都不要煩惱,交給旅行社通通搞定才叫度假啊!」我完全不想回答他的問題。)

而且我肯定,比利時人也絕對不是最嚴重的一群種族主義者(德國法國等地一定也是層出不窮),但是這些沒有離開過歐盟的人們沒有真正接觸歐盟外的世界,對外國人的誤解顯然也不是努力一年兩年就可以輕易改變的。

(咱們台灣不也是分得亂清楚一把?什麼外省本省客家原住民,現在還有外勞、外籍新娘跟新台灣之子,越分越像在搞小圈圈)

我只是覺得,所有的偏見與歧視,說穿了只不過是無知與自傲(用來掩飾自卑?!)的包裝罷了,每個人都有,只是強烈與堅持的程度不同,如此而已。





--

延伸閱讀:
英政治家“使穆斯林形象魔妖化”
德國一州禁教師戴宗教頭巾
你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嗎?
比利時語族文化共同體與行政自治區之演變與現況
一個柏林,兩個國家。  

 

2007年1月2日

【馬機下廚】不中不西卻莫名好喝的洋蔥湯

看看這湯裡頭,有香菇有洋蔥又加了鮮奶(還有枸杞跟雞腿沒拍到哩)…這是什麼玩意?

食材:(兩人份)
洋蔥1個
橄欖油1匙
香菇4朵
枸杞1小把
大蒜2瓣(剝皮就好不用切)
高湯(或雞腿1隻)
全脂或半脂鮮奶1杯
鹽、胡椒粉適量

這幾天晚上較冷,很容易就肚子餓了,所以就摸進廚房,看到一顆可愛的洋蔥躺在那兒,心想:來弄碗洋蔥湯吧?! 

可是哪來的高湯可用呢?只好乖乖煮滾了2/3鍋水轉小火,丟隻雞腿下去,忍不住又放了點鹽巴枸杞香菇大蒜…

啊!我是要弄洋蔥湯的說!

熬湯同時將洋蔥剝好皮切絲,炒菜鍋倒入橄欖油後稍微熱一下後轉小火,加入洋蔥絲拌炒,目的是去除洋蔥嗆味,引出甜味,但是洋蔥容易焦,所以切記一定要用小火炒!炒到洋蔥變成淺金黃色軟化後關火撈起,倒進正在慢慢燉的雞湯裡,加入鮮奶(脫脂的沒有奶香味,不建議。喜歡奶味重者可以加到爽,但不至濃稠的地步)後蓋上鍋蓋燜燉半小時以上。

然後熄火後灑點胡椒粉…天啊!怎這麼好喝!我真是天才!

雞腿啃一啃補補身子,骨頭還可以造福家裡阿貓阿狗,真是一人煮湯造福全家呵~

 

 

【Life in Belgium】比利時人的保守純樸

當然,我不是指全部的人,但跟臨近的法國德國荷蘭比起來,這裡的比利時人是相對保守了些。

先說新年好了,不知道該說我運氣差還是怎樣,因為30號晚上一場狂風暴雨造成各地傳出小小災情(據稱風速超過120km/h,跟颱風有得拼),所以政府就以安全為由,宣布各城跨年煙火取消,結果跨年當晚無風,半夜溫度還有12度,但是路上冷清到不行,我們開車繞了整個城,又跑去另外一個城市,都是空空如也,跟台灣防空警報的樣子差不多,害我想到台北有50萬人擠去看101煙火,忍不住嫉妒起來…

後來決定去家夜店叫Café Latino,想說總該看得到人狂歡吧,結果進去一瞧,人的確是不少,還有Dancing Girls在台上跳舞,可是明明DJ放的都是騷沙、恰恰等hot到不行的音樂,大夥兒卻都站得直直的,拿著酒杯光顧著聊天,這…這就是跨年嗎?跳個舞也要這麼ㄍㄧㄥ嗎?我這種上個世紀的古人又開始懷念台灣的夜店辣妹了,唉唉。

之前在德國跟拉脫維亞時,一過午夜12點,電視裡就充斥著養眼的畫面,有三點全露的色情電影,廣告也都是那種「等你喔~」的色情電話專線,這裡有幾台也有,不過大概到兩點就停播了,倒是那種call in猜字遊戲,或是買屋賣屋的房子廣告佔大多數,而且不停重複,看來房子的魅力比裸女還大些。

(順帶一提,這裡賣得最好的暢銷書有一半以上是跟花園及房子有關,那種「如何美化你的家」這類書在此地會大賣!)

我問了一些這裡的比佬,他們週末的休閒活動就是去親友家作客,或是邀請朋友來家裡玩,然後花很多時間前製,再花很多時間善後,於是一個週末就這樣沒了。另外因為一般商店都是下午五六點就打烊了,所以也有不少人趁週六來個大血拼(週日店家公休),然後週日來個大掃除。該說這裡的人真是純樸呢還是說無趣好哩?

而此次招待我的主人也是個保守派份子,買東西先挑最便宜的下手(除非品質真的很糟),出去玩還要計算花不花錢,偏偏歐洲什麼都貴,交通費尤甚,而且敝小鎮沒有機場,享受不到廉價航空的好處(我坐火車到其他地方機場的錢都比來回機票還貴上兩倍!),於是我到現在已經待在比利時兩個月了,各知名城市如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根特跟布魯日完全都沒去過(想去比利時玩的人不要來問我),週末不是去人家家裡吃一頓至少五六小時的晚餐,就是來個跟過年大掃除有得拼的打掃,雖然十足地入境隨俗,但在離開前夕,不免有些小小遺憾就是。

居住異國跟四處旅行還是差異很大,看到的歐洲也就難免角度不同。





延伸閱讀: 
我眼中醜陋的比利時人

2007年1月1日

〈關於旅行這檔事〉我去過的國家...(2006年底版)


create your own visited countries map or vertaling Duits Nederlands
你以為我去過很多地方嗎?

統計一下:

亞洲:
南韓. 中國(x哩, 我不過去過香港給我這麼大一片紅色). 台灣. 新加坡. 馬來西亞. 印尼. 泰國. 菲律賓

歐洲:
法國. 德國.  拉脫維亞. 荷蘭. 比利時. 西班牙.

美洲:
加拿大. 美國. 古巴



才三大洲而已..:(
這其實是有一點不太公平的, 假設我又再去個俄羅斯, 那就一半都是紅色的了.

偏我其實愛去的都是面積不大的小國.




下個目標: 任何願意出錢讓我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