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6日

[Made in Latvia] 他不是人。他是Vitas。

上次談到出生LV國的古典音樂家,這次要談談我在LV國時每天看電視會看到的歌手Vitas


這人很難被定位,因為他是服裝設計師,也是男流行歌手,也是女高音(!!)。我倒覺得他像魔術師,不論是舉止、外型,還是聲音。

他在台灣的演唱會,剛剛看了一下票房,嘖嘖...全部賣光光耶!

--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Vitas於1981年2月19日出生於拉脫維亞。小的時候在祖父的影響下學習演奏風琴,並在祖父的帶領下經常在位於烏克蘭境內的敖德薩進行業餘演出。十幾歲的時候(具體的年份仍無法確定)進入敖德薩音樂學院學習。其音樂學院院長安那托利•帕多卡驚嘆Vitas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從敖德薩將Vitas發掘出來的是俄羅斯著名音樂製作人謝爾蓋•普多夫金(Sergey Pudovkin)。普多夫金在敖德薩聽過Vitas演唱的錄音帶之後,慨嘆自己「發現了俄羅斯音樂的天才」。很快,Vitas就隨普多夫金來到莫斯科,並正式開始以Vitas為藝名登上俄羅斯樂壇。

2000年,Vitas在克里姆林宮因演唱《歌劇2》取得空前的成功,他迅速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流行巨星。他的成名曲《歌劇2》(Opera #2,其俄文寫法為Опера #2)成為俄羅斯年度最受歡迎的單曲。在這首單曲中,Vitas展示了自己橫跨五個八度的音域,極富震撼力。被稱為「俄羅斯音樂教母」的著名歌唱家普加喬娃在聽了Vitas演唱的《歌劇2》之後稱:「我激動得流淚了,無論是為了音樂,還是為了他的表演。」

到目前為止,Vitas共發行過5張CD專輯及2張單曲專輯,均以俄語演唱。截至2005年年初,他先後在16個國家共計舉辦了個人演唱會1000余場。截至2005年年初,他的專輯CD銷量已經超過一千萬張。此外,Vitas以規模空前的巡迴演出著稱。2004-2006年間,他的主題巡迴演唱會「我母親的歌」遍及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哈薩克、以色列和波羅的海諸國。

Vitas自一出道以來,就以其強烈神秘色彩而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極大興趣。但他個人行事作風低調,甚少接受媒體採訪。由於他能夠唱到連女高音歌唱家都難以企及的高度,一度曾經產生誤傳Vitas是閹伶的流言。不過,這個流言目前已被推翻,因為他的日常言談舉止、生理特徵都和普通男性無異。其五個八度的極廣音域是天賦加上後天努力練習的成果,Vitas之製作人曾表示Vitas一天必須在聲樂教授的指導下,練唱數個小時。

2001-2002年階段,Vitas以衣著的華麗、中性而著稱。當他演唱《歌劇2》的時候,樂團演奏人員一律身穿中世紀哥德風格長袍,頭帶黑色面紗,其舞臺風格相當另類,營造出一種神秘魔幻之氛圍。在一場演出中,他甚至單手抓住鞦韆懸吊在空中,演唱《歌劇2》。2003年開始,因其母親的驟然過世,喪母之痛影響下,Vitas的作品風格也大為改變,兩張紀念母親的專輯《媽媽》、《我母親的歌》,風格轉驅成熟穩重,演出衣著則以西裝造型為主。

除歌喉外,Vitas還以其招牌似的迷人眼神和微笑著稱。俄羅斯媒體形容他的眼神「如鬼魅一般」、「如受到詛咒一般誘人」。

因其令人匪夷所思的高音,除「閹伶說」之外,關於Vitas還曾流傳著一些其他荒謬說法。

「外星人說」:由於Vitas的聲音可以達到人類男性難以企及的高度,因此俄羅斯小報曾傳言他是外星人。

「魚類說」:這一說法是由俄羅斯的一位記者提出的。由於Vitas特別喜歡魚,以飼養各種金魚為樂,因此有傳言稱他面頰上生有腮,MV中也有出現過。因此可以如魚類一樣在發出聲音的同時換氣。但事實上,MV中的鰓,是扮演「魚人」角色時故意做的化粧特效。

「先賢轉世說」:Vitas曾於2004年6月訪問西藏,為許多來自印度的僧侶演唱。由於現場不允許採訪,所以事後傳言四起。據有些僧侶說,Vitas演唱的時候廟宇中許多神聖的佛事用品都飛了起來,並稱Vitas是一位11世紀印度偉大詩人、音樂家、哲學家轉世。

拋卻上述傳言,人們對於Vitas的了解還包括:

*他是歷史上在克里姆林宮舉辦過個人演唱會的最年輕的歌手(19歲);除了卓越的唱歌天賦之外,Vitas本人還是一位頗有才華的服裝設計師,他為自己演唱會設計的服裝連一流的時裝設計大師都嘖嘖稱讚。

*2002年9月29日,Vitas在克里姆林宮的舞臺上舉辦了他的時裝設計發佈會「秋天的夢」。這次表演共包含了42套女士服裝,其中有些已經在阿爾瑪-阿泰,維爾紐斯,柏林,塔什干,臺拉維夫,阿詩克隆展出。現在普多夫金先生正在同西方的公司就推廣Vitas品牌,安排服裝生產線的事項進行談判。

*2002年12月,Vitas出演了由杜索娃夫人的小說《被愛的惡棍》改編的電視系列劇。他飾演的角色是個由省城來到首都的藝術家,以他獨一無二的嗓音與歌聲在流行舞臺上引起了轟動。

*2003年春,根據Rogeur Vitraque的舞臺劇改編的話劇《維克多,力量中的孩子》在馬雅可夫斯基大劇院舉行首演,Vitas出演了主角—一個九歲的男孩。

*2003年1月,Vitas參加了6號到11號在德里舉辦的印度電影節。在電影節的活動中,他舉行了一場個人表演,還參加了開幕式。


2007年2月21日

【Life in Belgium】比利時版的劉德華

最近還蠻流行老團出新歌的,像是「拿那個」樂團(Take That)就出了新專輯,而比利時這個樂團Clouseau更久,從主唱Koen重返樂團到現在剛好20年,雖然現在只剩下KoenKris這對兄弟檔還留在團裡,但人氣不減,於是順勢推出新單曲Vonken en Vuur,並為接下來的巡迴演唱做熱身。

當然,新歌一上市就在比利時排行榜得到好成績,在整天都充斥英文流行歌曲的廣播節目中,這首荷文歌也就特別引人注目。後來上YouTube找MV來看,猛一看,總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啊!主唱長得好像劉德華! (有圖有真相)



接下來就來看MV吧,順便聽聽荷文那可怕的彈舌音跟喉音。




Vonken en Vuur

Even leek ik niet te leven
Zonder reden radeloos en uitgeteld
Weken hing het in mijn kleren
Tot mijn wereld heel opeens werd bijgesteld 

Mijn droom wordt meer dan ooit bewoond door jou 

Jij geeft me vonken en vuur
Gevaarlijk maar van lange duur
Jij geeft me verlangen en trouw
Want bij jou zijn is de kick die ik echt wou 

Heerlijk jou te zien bewegen
Ik ga zweven als ik in je ogen kijk
Racen over gladde wegen
Alles geven zonder dat ik één keer wijk 

Want jij maakt elke baan toch vrij voor mij 

Jij geeft me vonken en vuur
Gevaarlijk maar van lange duur
Jij geeft me verlangen en trouw
Want bij jou zijn is de kick die ik echt wou 

Dit is hemels, zo onwerelds, overheerlijk,en telkens weer magisch
en wat raar is : het gebeurt automatisch
en zeven op zeven! 

even leek ik niet te leven
maar nu leef ik beter dan ooit... 

Jij geeft me vonken en vuur
Gevaarlijk maar van lange duur
Jij geeft me verlangen en trouw
Want bij jou zijn is de kick die ik echt wou 

Als een duik in het duistere ondiepe water
De kick die ik echt wou
Als een hard drug, maar zonder verslaving en kater
De kick die ik echt wou  

 

 clouseau官方網站: http://www.clouseau.be

 

2007年2月15日

【Life in Belgium】問不得的問題



歐洲人完全不知道什麼叫謙卑,也完全沒有客觀意識。所以如果要問以下問題時請特別注意,任何一個歐洲人的答案都不能當作參考答案。

1.哪裡的酒最好喝?
葡萄牙人說他們的porto真是好喝,西班牙人就會吐槽說「這麼甜,是在喝果汁喔?」,義大利人此時馬上反駁說義大利酒才叫美酒,於是法國人開始嗤之以鼻:「咱們法國酒說第二,誰敢說第一?」。然後換個種類,比利時人對他們的啤酒沾沾自喜,德國人則笑他們「只會做酒,又不懂得喝酒」,然後荷蘭人嘿嘿地笑:「抱歉啦,咱們酒才是全球聞名」…這種問題在歐洲完全無解,但再怎樣問,也千萬不要像我那位在西班牙念書的朋友一樣,很白癡地在歐洲人面前提到加州紅酒,結果落得遭全歐洲人難得一致的白眼對待。

2.哪個國家最適合居住?
這也是問不得的問題,瑞士人說我們這裡山美水乾淨,政局絕對穩定中立,是個居住好地方,德國人法國人跟義大利人馬上笑起他們的「瑞士德文」、「瑞士法文」跟「瑞士義大利文」來,連語言都講不好的國家哪能住呢?德國人說他們社會井然有序,地大物博,真是適合居住,義大利人馬上大笑,反問你「德國食物能吃嗎?」,義大利的食物才叫王道,義大利男人連水電工都帥得一蹋糊塗,到處都是美的事物,住在義大利才是正確選擇。而西班牙人則說「你看我們每天都有兩小時午休,生活多愜意自在啊!」

此時法國人會「哼哼」冷笑兩聲,先是嫌義大利人亂七八糟,交通永遠打結,一點秩序都沒有,然後再嫌西班牙人懶惰,一點生產力都沒有,還是要住法國才有生活品味可言。比利時佬說他們有最好的社會福利,你看連Hasselt這種鳥地方,念語言不用錢,坐市區公車也不用錢,而且看電影看電視不用擔心像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一樣聽到可怕的配音,比利時人忠於原著,生活多麼自在,結果我一翻2006最適合居住的國家時發現比利時排名十三,比第七名的日本還遠遠落後一截。

「上面寫第一名是挪威耶!」我指著查到的資料,結果歐洲人一致回答「那個死不加入歐盟的國家喔?更何況,你去那個又貴又冷得半死的國家幹嘛?」


唉唉。在歐洲連問問題都得問得小心。

2007年2月1日

【Life in Belgium】Uit welk land kom ik ?(我來自哪裡?)



在歐洲,知道台灣的人真的很少,頂多愛玩電腦的人可能聽過ASUSacer,跟之前手機部門購併Siemens結果賠了一屁股的BenQ。可是其他就沒有人知道了。

而且很多人會以為台灣跟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同等級,有次我跟比利時人吵架時他就說我們台灣很糟:「你們社會福利很差,薪水賺得比我們少,衛生條件不好,而且,而且你們總統一家人都A錢

(還好他們比利時的Laurent王子也貪污, A了海軍兩百多萬歐元, 其中還拿部份費用來修自家房子, 哼哼, 半斤八兩!)

而且台灣人的辨識度不高,不像老共(中國來的)或是小倭寇(日本來的)或是菲妹那麼容易被認出來,我這西方人的身高又更增加難度,所以常常遇到肯跟我講話的歐洲人開頭都是用刪除法來問話的:

妳不是大陸人吧?”
“嗯,我不是大陸人。”
“你也不是日本人,對嗎?”
“對的,我不是日本人。”
“妳也不像韓國妹啊。”
“嗯,我不是高麗妹。”
“但是你絕對不是菲律賓妹或是泰國妹,你又不黑又不瘦更不矮。”
“你說的完全正確,我又高又肥又黃,的確不是泰妹或是菲妹。”
“so….….where the hell are you from?
“……from Taiwan, but it's not the hell.


不過咱們真的不要以為做啥事別人都不知道,我們這些在國外的台灣人可是很辛苦地在拼名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