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

〈關於旅行這檔事〉第三個M City。



看來我跟M開頭的城市特別有緣。

第一次居遊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婁Montreal,去年飛到印度孟買Mumbai住了兩個月,沒想到這回則飛到德國的慕尼黑Munich,一待又是近兩個星期。三個城市,橫跨歐亞美三大洲,而且也只有這三個城市,會讓我在搭上回家的班機時,得忍住不回頭才行。

這種特別的感覺,跟其他的旅行很不一樣。

新加坡太像台北,去那裡像回第二個家一樣;聖誕島華人多又很親切,感覺比較像去綠島或是澎湖一遊;哈瓦那則有時空錯置、回到過去的錯覺;巴黎姿態太高,我已經去了5次,還是沒辦法假裝當個Parisien;柏林冷冷的,太多新建築反而有種抽離感;上海太資本主義,嚴重到我完全忘了這裡還是共產國家;瑞士太嚴謹,準時到害我連搭車都有股莫名的壓力;拉脫維亞里加則一切完美地不太真實 — 無論是如畫的風景、路上行走的帥哥美女,還是怎麼吃都沒有地雷的美食、而且免費旅遊資訊又詳細又清楚,讓人忍不住想把Lonely Planet給燒了…

還有更多地方,雖然玩得盡興、吃得爽快,但終究只是一生該去一次的觀光景點 — 意思就是,去一次也就夠了。

但是在蒙特婁、在孟買、在慕尼黑,我真正覺得自己是在享受生活與生命。


【第一個M City -- Montreal】學會做自己


在蒙特婁,面對第一次一個人的旅行、及非英語區的文化衝擊,我像海綿一樣,強迫自己不停去看、去聽、去感受,無論好的壞的,通通概括承受。我學會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學著自己作決定:決定幾點起床、該去哪裡、吃什麼、幾點睡覺…而不再是因為那是別人希望我去做,或是我MUST(必須)或HAVE TO(不得不)去做的事。

「自己做決定」對一個非常標準典型天秤座來說,其實並非天生就會的。

因此在Montreal的那段時間,我貪婪地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享受著孤獨帶來的悲與喜,我的腦子停不下來地思考,想極度擴充自己的記憶體。

這影響到我接下來近10年的生活,起了極大的變化。我急欲想完成小時候的夢想:環遊世界、成為作家、到國外念書生活…等等,變成了很像火象星座的動作派,腦子閃過的念頭就去做,說不要就是不要,享受到做自己的甜頭後,控制欲也越來越強,耐性越來越小,脾氣倒是大得很,有時自己也不知道脖子是在硬些什麼(笑)。
幸好老天賜給我很多機會與貴人,讓我面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包括願意給我這個非本科系、也沒有經驗的傢伙工作機會的前工作單位及長官們,以及這些年來願意忍受我脾氣的親友,還有那些曾經包容我的任性、提醒我不是一座孤島的男人們。

Four Seasons Mumbai

【第二個M City -- Mumbai】放手,才能飛得更高

然而,太努力有時候不見得全是好事。不停往前延伸,總有彈性疲乏的時候。

台灣人常講:「認真你就輸了。」雖然是玩笑話,而且大部份時間我其實是不太茍同的,但無可諱言地,太認真,有時真的反而輸得更多。

新的工作領域和以前不同,所以我必須比以前更認真努力,每天微小的願望竟然是「希望午夜前可以離開公司」,然而身體此時卻逐漸開始抗議:體重上升、三酸甘油脂指數是一般人的3倍多、膝蓋承受不住體重,也慢慢痛了起來…

我對別人的事很認真,但是對自己的生活品質卻草率到糟蹋的地步。

這次,是不得不放手的。

我告訴自己,這一趟,我不想給自己設定任何目的。沒有非去不可的地方,沒有非寫不可的題材,沒有非做不可的工作…

那些我在台灣被使喚做的事情,在印度換成我去使喚別人來做。以前管東管西、親力親為的個性,也慢慢學會「讓專業的來」。

放手,事情反而更輕鬆、更有效率。
放手,我的呼吸與講話速度才逐漸放慢。

一天只做好一件事,不再讓我懷著罪惡感入眠。我從剛抵達時天天做跟工作有關的夢,慢慢地,變成深沉的睡眠,一夜無夢到天亮,而且準時八小時自己醒來,精神好得很。



然後才能好整以暇地,看待原本可能會看不過去的事情。心情變美麗了,世界也就跟著不一樣了。

我對房務員說「不好意思麻煩你們了」,然後自己到泳池旁邊曬太陽聽音樂看書去,而不是留在房間,盯著他們為什麼偷懶沒有吸地毯;雖然自己弄的炒飯比樓下餐廳的更有賣相,我還是在下樓用餐時,帶著滿滿的微笑對廚師說「太好了!你們讓我有回家的感覺」。

不同於其他外國人自以為是的態度,或是種姓制度下的階級觀念,因為自己曾經被人家這樣呼來喚去,所以絕大部份時間對於那些替我服務的印度人,我都心懷感謝,也感覺得到他們是真心想為我做點什麼,因此在印度兩個月的時間,沒有遇到太多外國人在那裡會遇到的鳥事,倒是接受不少當地印度人的幫忙,朋友笑著說,我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比他們待兩年的混得更熟。

漸漸地,當我聽到別人對我說「很難想像你生氣的樣子」時,我知道我變得不太一樣了。

前幾天跟朋友閒聊。朋友說,飯店裡的員工不時問我什麼時候會再回來印度,他們都對於「那位台灣女生房客」印象深刻,直說許多長駐的房客中,很少像我一樣始終都能對每位員工如此親切。雖然其實被感動的是我才對,他們這些日子的服務,讓我有股自己真的是「馬旦」的錯覺。(笑)

原來有時學會放手,才能讓自己飛得更高。態度,決定了高度。

English Garden

【第三個M City -- Munich】每天都有小確幸

去慕尼黑完全是個意外。一如我這幾年的其他小旅行一樣,一個念頭、一張機票,然後就出去了。

週日買好票、週二出發。我到出門前四小時還在寫翻譯稿,行李箱全空著還沒開始整理。因為沒有計劃,沒有期待,每件事突然都變成驚喜,然後轉化成小小的幸福感。於是,整段旅行我就像是個第一次出國的菜鳥般,嘴角一直上揚著沒有停過:
(A380上層商務艙的酒吧)
盼了五年,第一次坐上A380,拿到史上最誇張的座位:88K,爬到上艙參觀商務艙跟酒吧,但是一點都不羨慕,因為我旁邊沒有人坐,可以一路橫躺著飛(3個枕頭、3條毯子、外加3個USB與電源插座充電用)…
第一次去歐洲不必辦簽證,而且海關官員連我的回程機票都沒有看,就蓋章放行了(這點真的要感謝政府跟大家的努力,讓台灣護照越來越好用了!)。
第一次等地鐵時,月台空氣中飄著巴洛克時期的古典音樂。
第一次在零下的氣溫出門。
第一次看到下雪,也是第一次做小雪人、打雪仗、看到雪花的形狀。
第一次在雪裡開車,原來下雪時這麼安靜,而迎面而來的雪連成一直線,就像星際大戰片頭一樣,彷彿車子以光速前進著。
罐頭可頌麵包+Milka巧克力cheese

第一次自己做可頌麵包。好好吃好好吃!
第一次吃到有Milka巧克力的cream cheese。就算因此肥3公斤我也願意!
第一次將白葡萄與起司一起放進嘴裡,說不出的神奇好滋味。
第一次攀岩,就在剛開幕世上最大的室內攀岩場。而且我第二次嘗試就一口氣攻頂,等級為4+。
那個穿粉紅色上衣的是我!

第一次拜訪製弓師傅的工作室,而且這位大師級的知名師傅還慷慨借我價值台幣16萬的弓練琴。
第一次用小提琴跟搖滾樂團即興練習。
第一次欣賞業餘合唱團演出德文音樂劇。
像是回到學生時期一樣,一點點簡單的事也能讓我快樂很久。



我沒有逛遍慕城所有觀光景點,或是喝遍德國各個牌子的啤酒,大部份時間甚至得窩在房間裡寫稿、聯絡事情、回email,這對於一般人來說,大老遠飛了快24小時跑來這裡做這些事情,好像是種浪費,但是我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旅行/生活模式,用我自己的步調,在工作與享樂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誰說出國,一定得每天把行程排到滿,整天玩到精疲力盡才叫值回票價?

跟著當地人生活,聽著不同的故事,甚至只是嘗試新的飲食習慣,就能讓生活中充滿了新的體會與感受。擁有這些村上春樹說的「小確幸」—小小的、確定的幸福感,就讓我覺得自己比許多人還要富有與滿足。我無須再妄自菲薄,也不必再羨慕別人,因為,我在慕城已經找到我嚮往的一切。